|
餓虎不食子 / 作者:王令 |
餓虎不食子,饑鷹不雌求。
虎餓不擇肉,盛怒遇子收。
鷹饑爪喙獰,尚與雌同韝。
人豈二者然,恩義宜綢繆。
親戚不宜怒,割恩以為仇。
此割非常割,此傷無血流。
肉割愈有日,恩割傷不收。
一割大義死,再割面相仇。
親戚尚皆然,況又他人儔,是己與世絕,子世何足尤。
|
|
餓虎不食子解釋: 《餓虎不食子》是一首宋代王令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餓虎不食子,饑鷹不雌求。
虎餓不選擇食物,盛怒時遇到自己的子嗣收斂住怒氣。
鷹饑時爪和喙露出兇狠,但仍與雌鷹同食。
人豈能與虎鷹相比,恩義應該被珍視。
親戚之間不應該生氣,割斷親情只會造成仇恨。
這種割斷并非正常的割斷,這種傷害沒有鮮血流淌。
肉的割離可以日后愈合,而恩情的割離卻無法修復。
一次割離就會使偉大的義理死去,再一次割離就會使面貌產生仇恨。
親戚之間仍然存在這種情況,更何況與其他人為伍,
割離自己與世界的聯系,子嗣世代怎能怪罪。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親情和恩義的重要性。雖然餓虎和饑鷹在食物面前都表現出了殘忍和兇狠,但是它們仍然保持了對自己的子嗣和伴侶的關愛。相比之下,人類應該更加珍視親情和恩義,而不是因為一時的怒火或利益的考量而割斷這些重要的紐帶。詩中強調了恩情的割離無法修復,割離親情只會導致仇恨的產生。同時,詩人也提醒人們要珍惜親戚之間的關系,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而斷絕聯系,因為子嗣和世代之間的紐帶是無法取代的。
賞析:
《餓虎不食子》通過對虎和鷹的比喻,以及對人與親情、恩義之間關系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親情和恩義的看重和呼喚。詩中運用了生動的動物形象,虎餓不食子、鷹饑與雌同食,突出了親情的珍貴和恩義的美德。詩人用簡練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割離親情和恩義所帶來的傷害和仇恨。他警示人們要懂得珍惜親情,不要因為一時的怨恨或利益的考量而背離了親情的本真。這首詩詞通過對動物行為的描繪,以及對人與動物行為的對比,以直觀而生動的方式表達了深刻的人情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