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晴寄滿子權 / 作者:王令 |
常恐朝陰至夕曛,好風吹去信多勤。
得逢白日忽開眼,可惜青天尚有云。
安得植梯懸碧落,共操長帚掃妖氛。
恨無玉纊充天耳,垤鸛鳴鳩愿不聞。
|
|
晚晴寄滿子權解釋: 《晚晴寄滿子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晴寄滿子權
常恐朝陰至夕曛,
好風吹去信多勤。
得逢白日忽開眼,
可惜青天尚有云。
安得植梯懸碧落,
共操長帚掃妖氛。
恨無玉纊充天耳,
垤鸛鳴鳩愿不聞。
譯文:
常常擔心早晨的陰云一直延續到傍晚,
美好的風兒吹走了我的書信,替我傳遞了多少辛勤。
偶然遇到陽光明媚的白天,我的眼睛突然一亮,
可惜青天上依然有一些云彩。
我希望能夠種植一架梯子,讓我懸在碧落之間,
與你一同拿起長帚,掃除那些邪惡的氛圍。
我痛恨沒有一塊玉纊來填充我的雙耳,
以免聽到鸛鳥的鳴叫和鳩鴿的愿望。
詩意和賞析:
《晚晴寄滿子權》描繪了詩人王令的內心情感和對現實世界的感嘆。詩中通過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時光的渴望和對現實局限的無奈之情。
詩的前兩句“常恐朝陰至夕曛,好風吹去信多勤”以天氣的變化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的不安和對信件傳達的渴望。詩中的“朝陰”和“夕曛”分別指早晨的陰云和傍晚的紅霞,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不確定性。好風吹去了信件,表達了詩人對于心意無法傳遞的遺憾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得逢白日忽開眼,可惜青天尚有云”通過陽光和云彩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時刻的期待,然而現實中的阻礙仍然存在。這里的“白日”象征著美好的時刻,而“青天”的云彩則是對現實局限的象征。
后兩句“安得植梯懸碧落,共操長帚掃妖氛。恨無玉纊充天耳,垤鸛鳴鳩愿不聞”通過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改變現實局面和擺脫困境的渴望。詩人希望能夠建立一座梯子,懸掛在碧落之間,與他心儀的人一同掃除邪惡的氛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世事瑣碎和嘈雜的厭惡之情,希望能夠不再聽到鸛鳥的鳴叫和鳩鴿的愿望,以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純凈。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對比為表達詩人內心情感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展現了他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現實限制的無奈之情。這首詩詞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比的手法,傳遞出作者對于改變現狀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對于世間喧囂和瑣碎的厭倦。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對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以及對內心寧靜和純凈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