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客二首 / 作者:王令 |
擾援車馬各,各以勢利奔。
自問閭巷人,何為亦紛紛。
與客成往還,勉就俗所敦。
禮不經圣人,頗厭後世煩。
欲問無所得,歸視紙上文。
非以孔子心,尚拜陽貨豚。
乃知偪仄間,心跡久已分。
去矣可奈何,更問來者門。
|
|
謝客二首解釋: 《謝客二首》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擾援車馬各,各以勢利奔。
自問閭巷人,何為亦紛紛。
與客成往還,勉就俗所敦。
禮不經圣人,頗厭後世煩。
欲問無所得,歸視紙上文。
非以孔子心,尚拜陽貨豚。
乃知偪仄間,心跡久已分。
去矣可奈何,更問來者門。
譯文:
擾亂著來往的車馬,每個人都被權勢和利益所驅使。
自問閭巷中的人們,為何也都如此紛紛擾擾。
與客人交往,只能勉強迎合俗世的風氣。
禮儀已經不再遵從圣人的教誨,我漸漸厭倦了后世的煩惱。
想要提問,卻得不到答案,只能回望紙上的文字。
不是因為孔子的心意,而是因為拜訪陽貨和豚肉。
才知道我與他之間的界限已經很近,心意早已分開。
已經離去了,可我還能怎樣,再問來者的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社會的厭倦和迷惑之情。他觀察到身邊的人們都被權勢和利益所驅使,爭相追逐物質的紛紛擾擾。他自問,為什么世間人都如此。與客人交往時,他只能迎合時俗,無法堅守自己的內心。他認為傳統的禮儀已經不再被當作圣人的教誨來遵循,對于這種情況,他感到厭倦和煩惱。
在追求真理和思考人生的過程中,他感到困惑和失望。他想要提問,尋求答案,但卻無從得到,只能回望書本上的文字。他指出,他的心意并不是出于對孔子的崇敬,而是受制于拜訪貴族和追求享受的行為。最后,他深感內心與外在世界的界限已經非常近,心意早已分開,他離去了,只能對來者再次提問,以期找到答案。
《謝客二首》反映了王令對于宋代社會的不滿和思考,他對于權勢和物質追逐的紛擾感到厭倦,同時也在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系。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個人感悟,表達了作者對于真理和人生意義的追求,以及對于現實社會局限的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