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蜣蜋 / 作者:王令 |
擾擾蜣蜋不足評,區區只逐糞丸行。
若乘飲露嘶風便,又作人間第一清。
|
|
蜣蜋解釋: 《蜣蜋》是一首宋代王令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擾擾蜣蜋不足評,
區區只逐糞丸行。
若乘飲露嘶風便,
又作人間第一清。
詩意:
這首詩以蜣蜋為主題,表達了蜣蜋的特點和價值。蜣蜋是一種昆蟲,常被人們認為微小無足輕重,可作者通過對蜣蜋的描述,賦予了它特殊的意義。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蜣蜋的敬佩之情,認為蜣蜋雖然微小,卻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追求。
賞析:
詩的第一句“擾擾蜣蜋不足評”,表達了作者對蜣蜋的評價。擾擾意味著蜣蜋在追求自己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奮斗,并不被外界的評判所干擾。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自身的評價,認為自己的成就還不足以被評價。
第二句“區區只逐糞丸行”,描繪了蜣蜋的行動。蜣蜋以極小的身軀,只顧著尋找食物,這里的糞丸象征著微不足道的東西。這種描述傳達了蜣蜋勤奮不懈、默默耕耘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蜣蜋的贊賞。
第三句“若乘飲露嘶風便”,表達了蜣蜋的追求。蜣蜋可以從露水中獲取滋養,同時也可以乘風飛行,這里的露水和風象征著一種更高追求的境界。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蜣蜋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態度。
最后一句“又作人間第一清”,意味著蜣蜋在眾多昆蟲中是最清凈的一種。這里的“第一清”不僅僅是對蜣蜋的贊美,也可以理解為對追求卓越和純粹的價值觀的贊美。
總的來說,《蜣蜋》這首詩通過對微小昆蟲蜣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勤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價值觀的贊賞。詩中所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巧妙地傳達了這種情感,使詩詞更富有內涵和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