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引 / 作者:趙汝茪 |
對花時節不曾忺。
見花殘。
任花殘。
小約簾櫳,一面受春寒。
題破玉箋雙喜鵲,香燼冷,繞銀屏,渾是山。
待眠。
未眠。
事萬千。
也問天。
也恨天。
髻兒半偏。
繡裙兒、寬了還寬。
自取紅氈,重坐暖金船。
惟有月知君去處,今夜月,照秦樓,第幾間。
|
|
梅花引解釋: 《梅花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汝茪。詩詞的內容描述了詩人對花時節的感慨和對自己生活狀況的思考。
中文譯文:
梅花開放了,卻未曾快樂過花時節。看到花兒凋謝了,任由花兒凋謝。小院里的窗簾,只能面對春寒。詩人寫下了告別玉箋上的兩只喜鵲,香煙已冷了,并繞過銀屏飄散,這一切都是自然山水的景象。詩人在等待睡眠,還未入睡的時候,心中思慮千萬緒。他試問天,也怨恨天。頭發已經披散,繡裙子寬松了。他自己拿起紅色的氈子,重重地坐在暖和的金船上。只有月亮知道他的去處,今夜的月光,照耀著位于秦樓的哪一間。
詩意和賞析:
《梅花引》以描繪了一個花時過去的情景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感嘆和不滿。詩人用“對花殘、任花殘”一句表現了他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能為力。他對自己生活狀況的描述,如髻兒半偏、繡裙兒寬了還寬,表現了詩人的頹廢和倦怠。然而,詩人依然堅持自己的追求,寫出了梅花引、喜鵲、紅氈、金船等寓意豐富的形象,以表達自己的思考和希望。
整首詩詞以描述細微之處來表達內心的沉思,描繪了詩人在失落中尋找希望與堅持的心境。通過對花兒凋謝、身邊環境的描繪,詩人表現了人生百態和矛盾心境,同時展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詞充滿了細膩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內心矛盾和對生活的獨特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