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崇安驛 / 作者:黃公度 |
睡美生憎曉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
塵埃汨汨歲將暮,霜霧蒙蒙晝不開。
身外百端俱長物,時危萬事入羈懷。
君恩早晚粗酬了,糲飯敝裘歸去來。
|
|
題崇安驛解釋: 《題崇安驛》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自身處境的思考,表達了對光陰的感慨和對命運的隨遇而安。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睡美生憎曉色催,
丹心自愧未能灰。
塵埃汨汨歲將暮,
霜霧蒙蒙晝不開。
身外百端俱長物,
時危萬事入羈懷。
君恩早晚粗酬了,
糲飯敝裘歸去來。
詩意和賞析:
《題崇安驛》這首詩以描述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嘆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詩的開頭,“睡美生憎曉色催”,描繪了美麗的夜晚結束,清晨的曙光催促著人起床。這里的“睡美”指的是美麗的夢境,而“生憎”的意思是遺憾,暗示詩人對美夢的離去感到惋惜和不舍。
接下來的兩句,“丹心自愧未能灰,塵埃汨汨歲將暮”,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短暫而有限的生命和未能實現抱負的自責之情。詩人內心深處懷揣著追求理想和抱負的“丹心”,但時光匆匆流轉,歲月即將結束,他對自己的付出和成就感到愧疚。
接著,“霜霧蒙蒙晝不開”,描繪了早晨的霧氣彌漫,意味著事物的模糊和困惑。這一景象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迷茫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下面的兩句,“身外百端俱長物,時危萬事入羈懷”,表達了詩人對身外紛繁世事的煩擾和困擾。詩人感嘆世事紛繁,而他對于時局的關切和對命運的擔憂使得他內心愈加彷徨。
最后兩句,“君恩早晚粗酬了,糲飯敝裘歸去來”,表達了對君主恩寵的感激和對平凡生活的接受。詩人希望君主早晚能夠給予自己適當的回報,但他也知道生活的現實,心甘情愿地接受粗鄙的飯食和破舊的衣袍,從而歸于平凡的生活。
整首詩以時光流逝和自身處境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命運的隨遇而安。詩中充滿了對自我和世界的反思,折射出作者對生活的矛盾和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