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綠陰堂 / 作者:黃公度 |
萬里炎荒一草亭,微官挽我落南溟。
誰栽古木圍空翠,為翦卑枝納遠青。
風雨半天秋縮瑟,江湖滿地客伶俜。
日長吏散無公事,欹枕看書門晝扃。
|
|
題綠陰堂解釋: 《題綠陰堂》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萬里炎荒的大地上,有一座草亭。
微不足道的官僚挽留我,讓我留下在南溟。
是誰栽種了古老的樹木,環繞著這片青翠的空地,
為了修剪低矮的枝條,讓遠方的翠綠依然可見。
風雨交加,秋天的凄涼在空中回蕩,
江湖之間,到處都是行色匆匆的旅人。
白天漫長,官吏紛紛散去,再無公務可做,
我側身枕著看書,門扃關閉,晝夜如一。
詩意:
《題綠陰堂》通過描繪一座綠陰草亭,表達了詩人對清幽寧靜之地的向往和對官場繁瑣生活的厭倦。詩中反映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對比,強調了安靜和寧謐的價值。詩人通過對大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賞析:
黃公度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象交融的畫面。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刻畫,如草亭、古木、翠綠等,展現了自然界的寧靜和美好。同時,他通過對官吏和旅人的描繪,以及自己選擇閉門讀書的情景,展示了官場壓力和喧囂的對比。
詩中的“綠陰堂”象征了一種避世的理想場所,表達了詩人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愿。詩人厭倦了官場的繁文縟節,渴望遠離喧囂,尋找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他選擇在草亭中閱讀書籍,體驗與自然相融的寧靜時刻。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黃公度對自然和人類生活的獨到見解。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他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遠離世俗的向往。這首詩喚起了讀者對自然環境和內心寧靜的共鳴,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