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日戲題天福寺 / 作者:黃公度 |
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兒具酒對梅花。
今年至日空奔走,豈止無花亦無酒。
薄宦驅人無已時,客懷牢落強裁詩。
君不見杜陵老詩伯,年年至日長為客。
|
|
至日戲題天福寺解釋: 《至日戲題天福寺》是宋代黃公度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年至日老夫家,
呼兒具酒對梅花。
今年至日空奔走,
豈止無花亦無酒。
薄宦驅人無已時,
客懷牢落強裁詩。
君不見杜陵老詩伯,
年年至日長為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黃公度在至日(農歷正月初一)時的心情和境遇。詩人在去年的至日時,和孩子一起拿著酒來到梅花前,共同歡度佳節。然而,今年的至日卻孤身奔波,既沒有花朵可觀賞,也沒有酒可享用。黃公度身居微賤的官場,被驅使得無法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因此他的客人之情被困在了牢籠中,只能通過寫詩來表達內心的苦悶。詩中還提到了杜陵老詩伯,指的是杜甫,他每年的至日都是身處他鄉,長期作客他人家。
賞析:
這首詩以至日為背景,通過對比去年和今年的至日情景,展現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去年的至日,詩人與孩子共飲,對梅花賦予意義,體現了歡樂和親情;而今年的至日,詩人卻獨自奔波,無花可觀,無酒可享,表達了他的孤獨和失落。詩中的“薄宦驅人無已時”揭示了詩人在官場上的困境,無法擺脫束縛,只能通過寫詩來發泄內心的情感。最后提到杜陵老詩伯,與詩人的遭遇相呼應,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客居身份和無奈命運。
這首詩詞通過對至日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孤獨。通過對去年和今年的對比,展示了詩人的變遷和境遇。詩人在困境中尋求寫詩的慰藉和宣泄,將自己的感受轉化為文字,流露出深沉的情感。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一個寂寞而無奈的形象,讓讀者對詩人的遭遇產生共鳴,引發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