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西江上 / 作者:黃公度 |
月色今宵萬里,笛聲何處孤舟。
世事堪驚流水,鄉心不忍登樓。
|
|
中秋西江上解釋: 《中秋西江上》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中秋之夜,在西江上漂泊的孤舟上,作者感嘆著月色的明亮和笛聲的凄迷。詩人黃公度通過這一景象,表達了對流轉的世事的感慨和對鄉愁的難舍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中秋之夜,月色如此明亮,笛聲從何處傳來孤舟。
世間的事物都像流水一樣令人驚訝,我內心的鄉愁使我不忍登上樓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中秋之夜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明亮的月色和凄迷的笛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在這個寂靜的夜晚,詩人乘坐孤舟在西江上漂泊,身處于浩渺的江水之中,感嘆著世事的無常和變遷。他覺得世間的事物就像流水一樣,時刻在變化,令人驚訝不已。
同時,詩人還表達了他對鄉愁的深深眷戀。他內心的鄉愁之情讓他無法忍受登上樓臺的高處,因為那會加重他對故鄉的思念和離別之情。這種對家鄉的眷戀和不舍,使詩人更加感到孤獨和迷茫,仿佛孤舟漂泊在無邊的江水之上。
通過描寫月色、笛聲和鄉愁,詩人黃公度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世事的思考。這首詩給人一種靜謐和憂郁的感覺,喚起了讀者對于人生變幻和鄉愁之情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