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過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誦舊事,即席賦此·) / 作者:黃公度 |
寒透小窗紗,漏斷人初醒。
翡翠屏間拾落釵,背立殘釭影。
欲去更踟躕,離恨終難整。
隴首流泉不忍聞,月落雙溪冷。
|
|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過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誦舊事,即席賦此·)解釋: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過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誦舊事,即席賦此·)》是宋代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寒冷的景象和主人公內心的離愁別緒,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無奈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寒冷透過小窗紗,
漏水聲斷人初醒。
在翡翠屏風間撿起掉落的發釵,
背對著燃盡的蠟燭,影子殘留。
想要離去卻猶豫不決,
離別之苦難以平復。
隴首流泉如此清澈,卻不忍心去聽,
月亮落下,雙溪變得冰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冷寒的氣氛為開篇,通過窗紗透過的寒冷和漏水聲,展現了一個清晨剛醒的場景。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女子在屏風間撿起掉落的發釵,這個細節揭示了女子的離別和別離之情。而背對著燃盡的蠟燭,留下的影子,更加強調了離別的痛苦和無奈。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離去的猶豫和無法割舍的離恨之情。隴首的流泉清澈明亮,但詩人卻不忍心去聽,因為它會勾起更多的離別之情。月亮落下后,雙溪變得冰冷,這象征著離別的冷漠和無情。
整首詩通過描繪冷寒的景象和主人公的內心痛苦,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無奈和痛苦之情。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和感傷的情感表達,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離別的辛酸和無奈,以及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留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