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 / 作者:彭元遜 |
背人西去一鶯啼。
拍手還驚百知飛。
淺雨微寒春有思,宿妝殘酒欲忺時。
浪起蒲茸暖,翡翠風來柳絮低。
故遣蒼頭尋杏子,憑肩小語只心知。
|
|
瑞鷓鴣解釋: 瑞鷓鴣
背人西去一鶯啼。
拍手還驚百知飛。
淺雨微寒春有思,
宿妝殘酒欲忺時。
浪起蒲茸暖,
翡翠風來柳絮低。
故遣蒼頭尋杏子,
憑肩小語只心知。
中文譯文:
君背我而去,一只黃鶯啼鳴。
我拍手之聲,驚動百靈飛翔。
輕雨微寒,春天抱有思念之情,
化妝已殘,殘留的酒意欲消逝。
波浪掀起了柔軟的蘆葦花絮,
翡翠色的風吹來,柳絮低垂。
因此命令趙家仆人尋找杏子,
我倚靠在你的肩上低聲細語,只有我心知。
詩意和賞析:
《瑞鷓鴣》是一首宋代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離別時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以動人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表達了作者離別的感傷和渴望與戀人相守的愿望。
詩的開篇:“背人西去一鶯啼。”以“一鶯啼”表達了離別的悲傷,離別時黃鶯鳴叫也仿佛在述說離別的心情,令人感到凄涼之感。接著,“拍手還驚百知飛”意味著作者離去,打動了周圍的百鳥飛翔,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和戀人的別離。
接下來的兩句“淺雨微寒春有思,宿妝殘酒欲忺時”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春天的淺雨,微寒的氣息,使人情緒更加脆弱,增加了離別的傷感。宿妝殘酒的描寫暗示了作者酒后的心情,清醒時卻又希望時間越快越好,以便再次相聚。
最后兩句“浪起蒲茸暖,翡翠風來柳絮低。故遣蒼頭尋杏子,憑肩小語只心知。”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和戀人之間的愛意和思念。波浪起伏、柔軟溫暖的蘆葦花絮形象地表達了作者的柔情,而翡翠風吹來的柳絮則低垂,象征著作者的離別和思念。最后兩句中,作者叮囑仆人去尋找杏子,意味著他對戀人的關心和牽掛,而憑肩小語則彰顯了作者與戀人之間深沉的感情。
整首詩以婉約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在離別時的情感,并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凸顯了離別的凄涼和相思之情。該詩通過抒發離別之痛、寄托相思之情,表達了作者對戀人的深深思念和對重逢的美好希望,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