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父詞(寶公) / 作者:惠洪 |
來往獨龍岡畔路。
杖頭落索間家具。
后事前觀如目睹。
非讖語。
須知一念無今古。
長笑老蕭多病苦。
笑中與藥皆狼虎。
蠟炬一枝非囑付。
聊戲汝。
熱來脫卻娘生袴。
|
|
漁父詞(寶公)解釋: 《漁父詞(寶公)》是宋代詩人惠洪所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來往獨龍岡畔路。
杖頭落索間家具。
后事前觀如目睹。
非讖語。
須知一念無今古。
長笑老蕭多病苦。
笑中與藥皆狼虎。
蠟炬一枝非囑付。
聊戲汝。
熱來脫卻娘生袴。
譯文:
走過孤寂的龍岡旁邊的小路。
手杖上掛著撒網,家當散落。
看到未來的事情就像親眼目睹。
并非預言的話語。
要知道一念之間,時空無關。
老漁父長笑,多病的痛苦。
笑聲中藥物和狼虎一樣兇猛。
蠟燭只有一支,不是交托的。
只是與你戲耍。
這里炎熱的夏天脫下娘家的長褲。
詩意和賞析:
《漁父詞(寶公)》是一首意境深遠的詩詞,通過漁父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世間事物的看法。
詩中的漁父行走在獨龍岡旁邊的小路上,手杖上掛著撒網,家當散落。這一描寫反映了漁父平凡而艱辛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變化。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后事前觀如目睹”,意味著作者對未來的事情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洞察力。然而,詩人卻明確指出這不是預言的話語,而是告誡人們要明白一念之間,時空無關。這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瞬息萬變的態度,強調了思想和心靈的重要性。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老漁父長笑的情景,他雖然身患多種疾病,卻能從笑聲中表達出病苦的堅韌和樂觀。作者進一步比喻笑聲中的藥物和狼虎一樣兇猛,暗示了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蠟燭只有一支,不是交托的,這句話表達了一種無所依托、寄托的孤獨狀態,與前文中的撒網、家當散落形成了呼應。
最后一句“熱來脫卻娘生袴”,是對漁父的一種調侃和戲謔,也是對生活的一種解脫和輕松。這句話以幽默的方式結束了整首詩詞,給讀者留下了思考和聯想的空間。
總體而言,《漁父詞(寶公)》通過對漁父形象的描繪,折射出作者對人生的深思和對世事的洞察。詩中運用了意象豐富的描寫和比喻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的困苦、變幻和孤獨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