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 / 作者:潘閬 |
久客見華發,孤櫂桐廬歸。
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
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
時聞沙上雁,一一背人飛。
|
|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解釋: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是宋代潘閬的詩作,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客見華發,孤櫂桐廬歸。
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
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
時聞沙上雁,一一背人飛。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歲末歸鄉的心情。詩人久居他鄉,看到故鄉的變化,感到歲月的流轉,自己也已經年老。他獨自乘著小船從桐廬回到了錢塘(現在的杭州),在傍晚時分靠岸。新月初升,但并沒有照亮大地,而夕陽已經西斜,但仍有余暉,給人一絲溫暖的感覺。漁浦的風很急,水勢湍急,而遠處的龍山上的煙火很微弱,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詩人時常聽到沙灘上的雁聲,它們一只一只地飛過,背向著人類。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歲末歸鄉的情懷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桐廬歸程中的新月和落日的景象,以及漁浦的風景和龍山的煙火。這些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呼應,形成了一種深情的意境。
詩中的新月雖然無法照亮大地,但仍然是歲末的象征,它代表著新的開始和希望。夕陽雖然已經西斜,但仍然有余暉,這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也是對歲末的美好祝愿。漁浦的風水急,龍山的煙火微弱,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與詩人歸鄉的心情相契合。最后,詩人聽到沙灘上的雁聲,它們一個個飛過,背向著人類,給人一種離別的感覺,也暗示著歲末的離別和別離之情。
整首詩以景寫情,以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歲末歸鄉的情懷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