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李泰發參政三首 / 作者:曾幾 |
漢室推元禮,唐家得衛公。
龍門傾后輩,鯨海伏孤忠。
守護多神物,旋歸一老翁。
如何九江路,萬事并成空。
|
|
挽李泰發參政三首解釋: 詩詞《挽李泰發參政三首》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室推崇尊儒禮,
唐家得到衛王榮。
龍門傾覆后輩人,
鯨海埋葬孤忠臣。
守護多神奇之物,
轉身回歸一位老翁。
如何能逃離九江路,
萬事皆化作虛空。
詩意:
該詩以挽詞的形式,表達了對李泰發參政的哀悼之情。詩人通過描述歷史的起伏,抒發了對朝代更迭和政治動蕩的憂慮,同時也展現了對忠臣李泰發的贊賞和惋惜之情。詩中描繪了漢朝推崇儒家禮儀的典范,唐朝得到衛王的榮耀,但之后卻發生了龍門傾覆、后輩人無法承襲的變故。而李泰發則被比喻為鯨海中的一位孤忠臣,為守護許多神奇之物而奮斗,最終歸于寂寞的老翁。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無法逃離九江路(指人生的無常變化)的感慨,認為萬事皆會最終化為虛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和個人命運的描繪,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將歷史典故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既表達了對李泰發的敬仰和思念,也反映了對社會動蕩和人生無常的體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離散和無常的描寫,詩人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以及面對變遷和命運的態度。
該詩詞在形式上采用了古人常用的挽詞形式,通過對歷史和人物的描繪,展現了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同時,詩中使用了一些寓意隱喻的修辭手法,如將李泰發比喻為鯨海中的孤忠臣,將九江路比喻為無法逃離的命運軌跡,這些形象的運用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效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表達了對歷史和命運的思考,同時也抒發了對忠臣李泰發的哀悼之情。通過對離散和無常的描繪,詩人引發了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命運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歷史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