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路應求赴郢守 / 作者:曾幾 |
一雨全清去路塵,石城風物話臨分。
了無獄訟勞官長,賸有江山奉使君。
樓上今誰能和曲,鼻端那復可揮斤。
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歡謠入聽聞。
|
|
送路應求赴郢守解釋: 《送路應求赴郢守》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場雨洗凈了路上的塵埃,
石城中的風景談及離別。
沒有牽扯官司的勞累,
還有江山要奉獻給使君。
如今樓上誰能共我和曲,
鼻端的酒杯又何須抬斤。
別人不要說知音難尋,
千里歡謠已經傳入耳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離行的情景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和離別的思緒,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友人的祝福。
首句"一雨全清去路塵"描繪了一場雨洗凈了塵埃,預示著旅途的開啟。接著,詩人提到"石城風物話臨分",石城可能指的是離別時所處的地方,詩人在這里與友人談論著分離之事,表達了離別的苦澀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了無獄訟勞官長,賸有江山奉使君"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詩人希望友人不再受到官司之擾,能夠安心盡職,奉獻自己的才能和責任心。"江山"代表國家,"使君"則指友人將要遠赴的地方,詩人希望友人能夠勝任并奉獻自己的才能。
接下來的兩句"樓上今誰能和曲,鼻端那復可揮斤"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能有人和友人一起共譜音樂,共同撫琴彈曲,共享快樂。"鼻端那復可揮斤"則是指酒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歡樂。
最后兩句"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歡謠入聽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詩人不愿聽到別人說知音難尋,因為他們之間的默契和友情已經足夠珍貴。千里之外的歡歌笑語已經傳入詩人的耳聞,詩人對友人的離別感到歡欣和鼓舞。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和堅信。整首詩詞樸實自然,情感真摯,傳遞出濃郁的離別情愫和對友誼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