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黃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畫 / 作者:曾幾 |
叢蘆受風低,積潦得霜淺。
沙勻洲渚凈,水澹鳧鴨遠。
禪扉掩晝夜,短紙開秋晚。
欲問此間詩,半山呼不返。
|
|
題黃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畫解釋: 《題黃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畫》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叢蘆受風低,
積潦得霜淺。
沙勻洲渚凈,
水澹鳧鴨遠。
禪扉掩晝夜,
短紙開秋晚。
欲問此間詩,
半山呼不返。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傍晚的景象,以及與之相伴的一種寂靜和深思。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表達對人生和藝術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準確的描寫,展示了深秋傍晚的景象。詩中的叢蘆低垂、積潦淺霜,描繪了秋天風吹蘆葦和水面上淺淺的霜,給人一種涼爽、寧靜的感覺。沙洲和水面潔凈,鳧鴨在遠處游弋,表現了自然環境的寧靜和恬淡。禪扉掩晝夜,短紙開秋晚,意味著詩人在這個靜謐的時刻沉思冥想,從而啟發靈感創作詩作。最后兩句“欲問此間詩,半山呼不返”,表達了詩人對于此時此地境界的贊嘆,以及他的心境如同置身山中,欲問境界之高,卻無法抵達。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以秋天傍晚的景象為背景,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境界的感悟。詩中的自然景物與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寧靜、涼爽、深思的意境,給人以靜心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