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蠅擾甚戲作 / 作者:曾幾 |
黑衣小兒雨打窗,斑衣小兒雷殷床。
良宵永晝作底用,只與二子更飛揚。
開尊匕箸須一洗,破卷燈火尤相妨。
從來所持白羽扇,自許百萬猶能當。
安知手腕為汝脫,以小喻大真成狂。
揮之使去定無策,葛帳十幅眠空堂。
朝喧暮哄姑聽汝,坐待九月飛嚴霜。
|
|
蚊蠅擾甚戲作解釋: 《蚊蠅擾甚戲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黑衣小兒雨打窗,
斑衣小兒雷殷床。
良宵永晝作底用,
只與二子更飛揚。
開尊匕箸須一洗,
破卷燈火尤相妨。
從來所持白羽扇,
自許百萬猶能當。
安知手腕為汝脫,
以小喻大真成狂。
揮之使去定無策,
葛帳十幅眠空堂。
朝喧暮哄姑聽汝,
坐待九月飛嚴霜。
譯文:
黑衣小兒雨打窗,
斑衣小兒雷殷床。
雨水打在窗戶上,黑衣的孩子;雷聲震動著床榻,斑衣的孩子。
良宵仿佛變成了白晝,
只有我和另外兩個孩子更加活躍。
開啟宴席,匕箸需要洗凈,
破舊的卷軸和燈火仍然干擾著。
我一直手持著白羽扇,
自認為即使面對百萬敵人也能應對。
誰知我的手腕被你剝離,
用微小的事物來比喻重大的真相反而成了瘋狂。
揮舞白羽扇將你趕走毫無效果,
葛帳十幅,空蕩蕩地躺在空堂里。
白天喧囂,夜晚喧嘩,姑娘聽從你的指揮,
坐等九月的嚴霜降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表現了現實與幻想之間的沖突。詩中描述了一個黑衣和斑衣的小孩,一個代表雨水,一個代表雷聲,象征著現實世界中的擾亂和干擾。良宵仿佛變成了白晝,暗示了不安寧的環境。而作者手持白羽扇,自視甚高,認為自己能應對各種困擾。
然而,在現實面前,作者的努力和自信似乎變得微不足道。他的手腕被剝離,以微小的喻義來揭示重大真相。這種對比展示了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差距,以及人們在現實中所面臨的挑戰和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白天喧囂,夜晚喧嘩,坐等九月的嚴霜降臨,似乎暗示了對清涼的期待,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對困擾和干擾的終結的渴望。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繪了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對立和沖突,以及人們在面對困擾和干擾時的無奈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