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崦 / 作者:曾幾 |
一重仍一掩,少有外人知。
杖屨歸來處,斜陽隱半規。
|
|
西崦解釋: 詩詞:《西崦》
一重仍一掩,
少有外人知。
杖屨歸來處,
斜陽隱半規。
中文譯文:
一重門仍然半掩,
很少有外人知曉。
拄著拐杖、穿著草履歸來的地方,
夕陽傾斜,隱約映照著半圓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觀,表達了一種禪意和隱逸的情懷。
詩的前兩句寫道:“一重門仍然半掩,很少有外人知曉。”這句描繪了一道門,門只開了一半,暗示著這是一個隱蔽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或者進入。這里的“門”可以理解為一個隱喻,代表著詩人內心深處的世界或者一種隱秘的境地。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拄著拐杖、穿著草履歸來的地方,夕陽傾斜,隱約映照著半圓形。”這里描繪了一個歸途中的景象,詩人拄著拐杖、穿著草履,歸途中的他在夕陽的余暉下,看到了一片斜陽照射的景色,形成了一個隱約的半圓形光影。這里的“歸來處”可以理解為詩人回歸自然、回歸內心的地方,他在這個地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法勾勒出一幅寧靜、隱逸的景象,傳遞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中的“西崦”可能是一個地名,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深處的一片隱秘之地。通過描繪門的半掩和歸途中的景色,詩人表達了對隱逸生活和內心深處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遙遠的感覺,引發讀者對于內心世界和自然之美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