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聞天兵已臨衢寇 / 作者:曾幾 |
野宿溪行各晏然,吳頭楚尾接風煙。
豈知苻澤深為崇,不道柯山最近天。
境上音郵多浪語,殿前兵馬是真傳。
未論日報書三捷,竹簟紗幮到曉眠。
|
|
喜聞天兵已臨衢寇解釋: 《喜聞天兵已臨衢寇》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宿溪行各晏然,
吳頭楚尾接風煙。
豈知苻澤深為崇,
不道柯山最近天。
境上音郵多浪語,
殿前兵馬是真傳。
未論日報書三捷,
竹簟紗幮到曉眠。
中文譯文:
在野外露宿的溪邊行走,每個人都平靜自若,
吳地和楚地的邊界處風煙交接。
誰會知道苻澤的地方深受崇拜,
卻未意識到柯山最靠近天空。
境內的消息傳遞充滿了虛假言辭,
只有在殿前的兵馬才是真正的傳遞者。
暫且不論報告的三次勝利,
竹簟和紗幮直到天明才能安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時代的景象和人們的境遇。詩中提到了野宿的人們,他們在溪邊行走,但仍然能保持平靜和從容。吳頭楚尾的風煙交接處象征著邊疆地區的動蕩和戰亂。詩人指出了苻澤的地方深受人們的崇拜,但卻未意識到柯山才是最靠近天空的地方,這可能是在暗示人們盲目崇拜權力和地位,而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物。
詩中還提到了境內的消息傳遞充滿了虛假言辭,只有在殿前的兵馬才是真正可靠的消息來源。這可能暗示了當時社會上流言蜚語和虛假信息的泛濫,以及官方渠道的消息更可信賴。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勝利的不屑一顧,他說不論日報告以三次勝利,但仍然需要等到天明才能安心入眠,這可能是在暗示勝利的意義相對渺小,人們的安寧和幸福并不來自于戰爭和勝利,而是來自于平靜的生活和寧靜的夜晚。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當時的社會景象和人們的境遇,表達了對權力崇拜和虛假信息的批評,并呼吁人們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