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春書 / 作者:寇準 |
務閑公府都無事,騎吏前驅引馬行。
雨霽晚街官柳色,日長春寺講鐘聲。
云山已有終南秀,泉石猶思洛下清。
聞道曲江新水滿,欲攜歌管出重城。
|
|
長安春書解釋: 《長安春書》是宋代文官寇準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長安春書》中文譯文:
在長安,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
我在務閑公府里無事可做,
騎吏們在前引馬前行。
雨過天晴,晚上的街道上官柳變得更加嫩綠,
白天的時間變得更長,春寺里傳來講經的鐘聲。
云山已經有了終南山的秀美,
泉水和石頭依然懷念洛陽的清澈。
我聽說曲江新水已經填滿,
我想帶著歌聲和管樂走出這莊嚴的城池。
詩意和賞析:
《長安春書》以長安城的春天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詩人寇準以樸實的筆觸,表現了自己在長安城的閑適生活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自己身處務閑公府,無事可做的情景,顯示出他官員身份的優越和寧靜的環境。接著,他描繪了騎吏們引馬前行的景象,展現了城市繁忙的一面。
接下來,詩人用幾個簡潔的詞句描繪了雨后天晴的景象,街道上的柳樹嫩綠欲滴,充滿了春天的生機。白天變得更長,春寺里傳來講經的鐘聲,這些細節展示了春天的特征和寺廟的寧靜氛圍。
在下一段,詩人將目光投向云山,形容它已經有了終南山的秀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然后,他提到泉水和石頭,這里泛指自然景觀,它們依然懷念洛陽的清澈美麗,展示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詩人聽說曲江新水已經填滿,他渴望帶著歌聲和管樂離開這莊嚴的城池,表達了對自由自在、歡樂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長安春天的景色和生活氣息,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同時也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