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人下第歸吳 / 作者:寇準 |
鶯老計還失,負書歸故鄉。
杏園無近路,澤國有高堂。
白鳥迷幽浦,寒猿叫夕陽。
離懷休墮淚,春草正茫茫。
|
|
送人下第歸吳解釋: 《送人下第歸吳》是宋代文學家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鶯老計還失,
負書歸故鄉。
杏園無近路,
澤國有高堂。
白鳥迷幽浦,
寒猿叫夕陽。
離懷休墮淚,
春草正茫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送別他人下第歸吳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首節寫道:“鶯老計還失,負書歸故鄉。”詩人用“鶯老計還失”形容時光的流逝,意味著時光已經過去,年華已老。他將書背在身上,踏上回故鄉的歸途,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杏園無近路,澤國有高堂”,通過描繪景物來襯托詩人離別的艱辛。詩人離開了杏園,離別之路漫長而艱難,而在遠方的澤國卻有高大的堂宇,透露出對故鄉的向往和對未來的希望。
接著是“白鳥迷幽浦,寒猿叫夕陽”,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離別的傷感。白鳥迷失在幽深的水域中,寒猿在夕陽下悲鳴,這些景象與詩人的離別之情相呼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
最后兩句“離懷休墮淚,春草正茫茫”,詩人表達了對離別之情的理解和調適。他勸告自己不要再失落流淚,意味著要積極面對離別,不被悲傷所困擾。同時,他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春草蒼茫無際,揭示了生命的延續和希望的存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離別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