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趙監丞贈隱士 / 作者:寇準 |
不愛簪裾陪盛列,終年深隱養天機。
靜聞風雨眠漁艇,閑稱林泉掛道衣。
門接水村多野色,鶴當莎徑立殘暉。
高吟幽賞無羈束,始覺趨時事事非。
|
|
和趙監丞贈隱士解釋: 《和趙監丞贈隱士》是宋代文學家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愛簪裾陪盛列,
終年深隱養天機。
靜聞風雨眠漁艇,
閑稱林泉掛道衣。
門接水村多野色,
鶴當莎徑立殘暉。
高吟幽賞無羈束,
始覺趨時事事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隱士的生活態度和追求。隱士并不喜歡參與繁華世俗的生活,他整年都深居簡出,培養自己的天機(指對天下事物的洞察力和思考)。他靜靜地聽風聽雨,躺在漁艇上睡覺,自稱穿著樸素的衣服行走在山林泉水間。他的住所靠近水村,周圍是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色,鶴鳥站在莎草小徑上,照亮了夕陽的余暉。他高吟詩篇,自由自在地欣賞著幽靜的美景,沒有任何束縛,從而認識到追逐時事并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隱士的生活態度和他所追求的自由自在的境界。詩中描繪的隱士不愛繁華世俗,舍棄了華麗的衣飾,選擇深居簡出,專心培養自己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他通過靜靜地感受風雨、躺在漁艇上睡覺,以及穿行在山林泉水之間,展現了他與自然的親近和融合。他的住處接近水村,周圍是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色,這些景象進一步凸顯了他與自然的聯系。詩中的鶴鳥站在莎草小徑上,照亮了夕陽的余暉,暗示著隱士對于美的敏感和追求。最后,詩人強調隱士高吟幽賞,沒有任何束縛,從而意味著他不受時事的牽絆,擁有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隱士的生活和心境,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自由、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它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態,倡導人們在喧囂紛雜的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詩中也暗示了作者對于時事的反思,認為追逐時事并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真正的自由在于超越世俗的束縛,追尋內心的平靜和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