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天臺道士 / 作者:孟浩然 |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
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
|
寄天臺道士解釋:
《寄天臺道士》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
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譯文:
寄給天臺道士
在海上尋求成仙的客人啊,何時能望見那三座山?
焚香住宿華頂,除去衣物,采摘下靈芝。
不斷地攀登著充滿苔蘚的山路,期待著找到尋覓已久的道士。
如果因與松子(指道士)分別,就將長久地與世人告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題材是關于寄托希望和追求永生的主題。全詩以一位在海上尋找道士的旅客自述為主,表達了對長生不老和道教的追求。詩中描述了旅客在尋求仙人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苦難和渴望。
詩的開篇是詢問自己什么時候能夠找到那三座山,這里的三山指的是傳說中的仙山。詩人通過描繪旅客在海上尋找的過程,表達了對長生不老的渴望和對神仙的追求。
接下來的幾句中,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描繪了旅客在山頂上進行修煉的情景。焚香代表著虔誠和敬意,宿華頂則是為了更近距離地接近神仙。裛露采靈芝則是為了求得靈草的力量,以期達到長生的目的。
之后的兩句“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描繪了為了尋找道士而一再攀登充滿苔蘚的山路的情景。這是旅客在尋找道士的過程中所面臨的艱辛和艱難。
最后一句“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表達了旅客渴望與道士相見,因此表示愿意與世人告別,追求永生的機會而放棄凡世。
整首詩通過對旅客的自述,表達了人類對長生不老和追求仙人的向往。詩人以唯美的意象和深遠的哲思,揭示了人們對生命的獨特感悟,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對超越生老病死的強烈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