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峽中春感 / 作者:寇準 |
二年窮峽外,不見帝城春。
覽照知年老,逢花感恨頻。
浮榮何足貴,幽別轉難伸。
終憶歸清渭,林泉卜舊鄰。
|
|
峽中春感解釋: 《峽中春感》是宋代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年過去了,我仍然身處窮峽之外,無法看到帝都的春天。
照鏡中觀看自己,發現自己已經年老,每當遇到花朵時,感到無限的遺憾。
浮華榮耀有何價值,幽居與親友的分離變得越發難以撫平。
最終我還是會懷念歸去的清渭,去尋找昔日的林木和泉水,探訪舊時的鄰里。
詩意:
《峽中春感》通過描述作者身處窮峽之外,無法親眼目睹帝都的春天,以及他在鏡中看到自己年老、對花朵的感慨,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詩人感嘆虛名浮華的價值有限,而真正珍貴的是親友和寧靜的居所。他最終回憶起故鄉清渭的美景,以及在那里度過的美好時光,希望能重訪曾經的鄰里友人。
賞析:
《峽中春感》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寇準對時光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深切感受。詩中的"二年窮峽外"指的是作者在一個艱苦的峽谷中度過了兩年的時光,這里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在一段艱難的歲月中度過了一段時間。"不見帝城春"表達了作者無法親眼目睹都城的繁華和春天的美景,暗示了他與外界的隔離和孤獨。
"覽照知年老,逢花感恨頻"這兩句描述了作者在鏡中觀察自己時的感受。他發現自己已經年老,每當遇到美麗的花朵時,卻感到無限的遺憾和悲傷。這里的花朵可以被理解為生命的短暫和美麗,詩人在感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中產生了深深的感慨。
"浮榮何足貴,幽別轉難伸"表達了作者對虛名和浮華的反思。他認為世俗的榮華富貴并不真正有價值,而與親友的幽居和離別卻使他心生難以排遣的痛苦。這種對名利的淡泊和對親情的思念,展示了寇準對真實和珍貴事物的崇尚。
"終憶歸清渭,林泉卜舊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懷戀和希望。他最終回憶起了清渭的美景,渴望重返故土,尋找曾經的林木和泉水,并重新與舊日的鄰里朋友相聚。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在歲月流轉中對光陰逝去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名利和真實價值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內心感受的抒發,寇準通過這首詩詞傳達了他對于生命真諦和珍貴之物的追求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