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 / 作者:宋祁 |
開秋七夕到佳辰,里俗爭夸節物新。
烏鵲橋頭已涼夜,黃姑渚畔暫歸人。
裴回月御斜光斂,宛轉蛛絲巧意真。
卜肆沈冥誰復問,年年槎路上天津。
|
|
七夕解釋: 《七夕》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七夕節的景象和人們的情感。
中文譯文:
開秋七夕到佳辰,
里俗爭夸節物新。
烏鵲橋頭已涼夜,
黃姑渚畔暫歸人。
裴回月御斜光斂,
宛轉蛛絲巧意真。
卜肆沈冥誰復問,
年年槎路上天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七夕節的情景,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牛郎織女節或乞巧節,通常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詩中的開秋七夕指的是七夕節剛剛開始的時刻,佳辰表示這是一個美好的時刻。
詩中提到了烏鵲橋,烏鵲橋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夜晚的烏鵲橋已經涼爽,黃姑渚(即織女)畔的人們暫時離開了。這里表達了人們對牛郎織女相會的期待和留戀。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月亮的美麗。裴回月御斜光斂,形容月亮的光芒斜照,宛轉蛛絲巧意真,形容月亮的光線柔和而真實。這些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浪漫氛圍。
最后兩句“卜肆沈冥誰復問,年年槎路上天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追問和思考。卜肆和沈冥是兩位神秘的人物,他們代表了命運和未知。詩人在問卜肆和沈冥,每年的七夕牛郎織女是否能夠相會。槎路上天津指的是牛郎織女相會的天河,詩人希望他們能夠在天河上相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七夕節的景象和表達詩人的情感,展現了濃郁的浪漫主題和對愛情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未來的思考和對命運的追問,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