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祗答天平相國龐公追記舊游見寄 / 作者:宋祁 |
把酒同為花下賓,東風一十五回春。
歡情墜若瓶邊綆,感緒多干臼里辛。
枚馬老能持從筆,夔龍今已避鴻鈞。
附塵舊好公須憶,憔悴惟殘厭次人。
|
|
祗答天平相國龐公追記舊游見寄解釋: 《祗答天平相國龐公追記舊游見寄》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把酒同為花下賓,
東風一十五回春。
歡情墜若瓶邊綆,
感緒多干臼里辛。
枚馬老能持從筆,
夔龍今已避鴻鈞。
附塵舊好公須憶,
憔悴惟殘厭次人。
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祁給天平相國龐公的回信。詩人與龐公共飲花下,暢談舊日友情。東風吹拂,已經過去了十五個春天。歡樂的情感如同傾瀉的酒,溢出了酒瓶的邊緣。感慨和思緒多如臼中的辛勞。枚馬(指古代的一種馬匹)已經老去,但仍然能夠執持著詩人的筆,而夔龍(指古代傳說中的神龍)則已經避開了鴻鈞(指天帝)。詩人附和著過去的美好,希望龐公能夠記得,而自己則感到疲憊和厭倦,對次人已經不再感興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花下共飲的場景,展現了友情的深厚和歡樂的氛圍。東風帶來了春天的回歸,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生機的復蘇。詩人將歡情比作溢出酒瓶的綆,形象地表達了情感的濃烈和溢出的狀態。感緒多干臼里辛,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緒的紛繁。枚馬老能持從筆,夔龍已避鴻鈞,通過對馬和龍的比喻,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命運變遷的感嘆。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的回憶和對現實的疲憊和厭倦。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