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 / 作者:孟浩然 |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斗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連。
不知王逸少,何處會群賢。
|
|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解釋:
詩詞:《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卜洛成周地,
浮杯上巳筵。
斗雞寒食下,
走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
平沙翠幕連。
不知王逸少,
何處會群賢。
中文譯文:
卜算得出洛陽地金童玉女成為感情的對象,
舉杯在上巳節筵席上。
斗雞比賽在寒食節之下舉行,
馬兒奔騰在堂前進行射箭。
垂柳和金堤相合,
平沙和翠綠的簾幕相連。
不知道王逸和少年時一樣,
去哪里會見到那些才子群賢。
詩意和賞析:
這是一首寫唐代詩人孟浩然寄給王九迥的洛陽詩。上巳節又稱“洛陽節”,在現代稱為“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詩人通過描繪洛陽上巳節的景象來表達自己思念王九迥的情感。
第一句“卜洛成周地”,表達了詩人希望王九迥與自己能夠成婚,共結連理的愿望。
第二句“浮杯上巳筵”,描繪了上巳節的盛況,以及人們舉杯祝福的場景。
第三句“斗雞寒食下”,指的是寒食節時舉行斗雞比賽的盛況,同時也暗示了詩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走馬射堂前”,描繪了洛陽上巳節時人們馬兒奔騰、箭矢飛舞的熱鬧景象。
第五句“垂柳金堤合”,表現了洛陽的風景優美,讓人陶醉其中。
第六句“平沙翠幕連”,繼續描繪了洛陽壯麗的自然景色。
最后兩句“不知王逸少,何處會群賢”,表達了詩人對王九迥的思念,希望他能早日回來,再次相聚。
整首詩從洛陽上巳節的盛況描寫,到對王九迥的思念表達,展現了詩人孟浩然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