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 / 作者:孟浩然 |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
|
|
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解釋:
《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孟浩然在游覽精思觀時的情景。
詩中描繪了孟浩然從山谷中出來,已是日暮時分,回望山下的路,不禁看到了牛羊群放牧的景象。樵子們默默無言地迷失了方向,與草蟲在寒冷的夜晚不再有聲音。而孟浩然卻站在衡門前,仍然期待著他的朋友王白云的歸來。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出谷未停午,
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
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
佇立望夫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游覽精思觀為背景,景物描寫細膩生動,表達出孟浩然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詩的第一句“出谷未停午”,描繪了孟浩然從山谷中出來,已是午后。詩人身處山谷中,向外向上走,形成了由低到高、由陰到陽的過程。
第二句“到家日已曛”,表現了時間的迅速流逝,詩人行路的時間,已過了一天的大部分,天色漸漸昏暗起來。
第三句“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群”,詩人回首來時的山路,看到了牛羊群放牧的景象。這一景象給人以寧靜和安詳的感覺,與孟浩然在山谷中的沉靜心靈相呼應。
第四句“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描繪了黃昏時分的山林,樵子們迷失了方向,草蟲安靜無聲。這暗示著孟浩然身處的環境的寂寥和冷靜。
最后一句“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描寫了孟浩然站在衡門前等待朋友王白云歸來的情景。這句表達了對友誼的珍惜和期待。
整首詩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以自然景物與詩人內心的情感相結合,展示了孟浩然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友情的真摯,也反映了詩人在自然中思考人生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這首詩將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出作者深深的思考與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