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艤舟洪江步下) / 作者:王以寧 |
起看船頭蜀錦張。
沙汀紅葉舞斜陽。
杖拿驚起睡鴛鴦。
木落群山雕玉□,霜和冷月浸澄江。
疏篷今夜夢瀟湘。
|
|
浣溪沙(艤舟洪江步下)解釋: 《浣溪沙(艤舟洪江步下)》是宋代王以寧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起看船頭蜀錦張。
沙汀紅葉舞斜陽。
杖拿驚起睡鴛鴦。
木落群山雕玉□,
霜和冷月浸澄江。
疏篷今夜夢瀟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艤舟洪江步行時的景象和感受。詩的開篇,作者起身向船頭望去,看到船上展開了一塊蜀錦,蜀錦上繪有美麗的圖案。接著,詩人注意到沙汀上的紅葉在斜陽下翩翩起舞,景色十分優(yōu)美。然而,當(dāng)作者用杖敲打沙汀時,嚇醒了正在睡覺的一對鴛鴦,它們驚慌地飛走了。
下一段描寫了秋天的景色,群山上的樹木已經(jīng)落葉了,只剩下一些具有雕刻般紋理的玉□(字缺失)。秋天的霜和寒冷的月光浸染著澄凈的江水,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的輕舟上張起了疏篷,今夜他夢見了瀟湘,這里指的是湖南的瀟湘地區(qū),也象征了遙遠(yuǎn)的家鄉(xiāng)。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線,展現(xiàn)了作者在舟行洪江的一系列感受和感慨。通過對船頭蜀錦、紅葉舞動、驚起鴛鴦、落葉群山、霜月浸澄江等景象的描繪,詩人傳達(dá)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富有音韻美的押韻手法,使整首詩具有流暢的節(jié)奏感。同時,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
總之,這首詩詞以細(xì)膩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將作者在洪江舟行時的所見所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表達(dá)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