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浙江觀瀾) / 作者:陳人杰 |
日薄風獰,萬里空江,隱隱有聲。
旋千旗萬棹,一時東指,青山斷處,白浪成層。
漸近漸高,可驚可喜,欻作雪峰樓外橫。
教人訝,是蛟斗龍爭。
屬鏤忠恨騰騰。
要句踐城臺都蕩平。
奈岸身不動,潮頭自落,又如飛劍,斫倒鼉城。
若到夜深,更和月看,組練分明十萬兵。
尤奇特,有稼軒一曲,真野狐精。
|
|
沁園春(浙江觀瀾)解釋: 《沁園春(浙江觀瀾)》是宋代陳人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光減弱,微風吹拂,萬里長江空曠無人,隱隱有聲。千旗萬棹旋轉不定,一時東指,青山斷處,波浪層層疊疊。漸漸靠近,漸漸升高,令人驚喜,突然如雪覆蓋在峰樓之外。讓人驚訝,仿佛蛟龍與巨龍爭斗。充滿了忠誠和怨恨之情。必須用力攻下城臺,徹底摧毀敵軍。然而我身份低微,無法參與戰斗,只能眼看著潮水退去,就像一把飛劍,斬倒了敵方的城池。如果到了深夜,與月亮一同觀賞,可以清晰地看到分明的十萬士兵。尤為奇特的是,有一曲名為《稼軒》的音樂,真是野狐精的絕妙表演。
詩意和賞析:
《沁園春(浙江觀瀾)》以自然景色和戰爭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通過描繪日光減弱、微風吹拂和空曠的長江等自然景觀,展現了一種寧靜而壯麗的氛圍。詩人通過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描繪出旗幟飄揚、船只繁忙的戰爭場面,以及山勢和波浪的變化,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這種景象逐漸接近,逐漸升高,給人一種驚喜和震撼的感覺。
詩人還以自己低微的身份和無法參與戰斗的局限為背景,表達了對忠誠和怨恨的思考。詩中提到攻下城臺、摧毀敵軍的愿望,但詩人卻無法實現,只能眼看著戰斗的進展。這種局限和無奈使詩人內心充滿了怨恨之情。
最后,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對士兵們的敬佩和對戰爭的思考。當夜幕降臨,詩人與月亮一同觀賞,可以看到士兵們分明的身影。詩人稱贊他們的奇特和英勇,同時也表達了對音樂《稼軒》的喜愛和對藝術的贊美。
整首詩以其獨特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對自然、戰爭以及人性的感悟。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的思考,詩人在細膩的筆觸中傳達了他的情感和哲理,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緒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