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露寺多景樓 / 作者:曾鞏 |
欲收嘉景此樓中,徒倚闌干四望通。
云亂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
一川鐘唄淮南月,萬里帆檣海餐風。
老去衣衿塵土在,只將心目羨冥鴻。
|
|
甘露寺多景樓解釋: 《甘露寺多景樓》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想要領略美景,就在這樓里,徒然依靠欄桿四處眺望。云霧紛亂,水面上泛起紫色和翠綠色,天空中融入山巒的氣息。一條河流奏響淮南的鐘聲,千里遠航的帆上享受海風的招待。年歲漸長,衣衫上沾滿塵土,只能用心眼去羨慕那些飛越天際的鴻雁。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甘露寺多景樓的美景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描繪了云霧繚繞、水光閃爍的景象,以及遠處鐘聲和海上帆船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廣闊。與此同時,詩人也借景抒發(fā)了自己對光陰逝去、年華老去的感嘆,以及對遠行的鴻雁的羨慕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豐富多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向往之情。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云亂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使讀者仿佛置身于甘露寺多景樓中,感受到了自然景觀的美妙。同時,詩人通過對衣衫塵土和年歲漸長的描寫,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時光不可逆轉的感慨,以及對遠行的鴻雁的羨慕之情。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景物的表現,詩人抒發(fā)了對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對光陰流逝的思考。這種表達方式在宋代的文學中較為常見,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麗和變幻,以及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引發(fā)對生命和自然界的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