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香齋 / 作者:曾鞏 |
每覺西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諸侯。
一尊風月身無事,千里耕桑歲有秋。
云水醒心鳴好鳥,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煙細細臨黃卷,疑在香爐最上頭。
|
|
凝香齋解釋: 《凝香齋》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當我在西齋中,感受到那幽靜的景致,
不禁讓我懷疑這里是否曾有古代諸侯居住。
一尊美酒在風月中,我無事可做,
而千里之外的田園卻有四季的收獲。
云和水喚醒了我的心靈,鳴叫的鳥兒十分美好,
用玉沙清潔我的耳朵,漱飲寒冷的溪水。
沉煙從黃色的紙卷中飄散而出,
我仿佛聞到了香爐上方的香氣。
詩意和賞析:
《凝香齋》通過描繪一幅西齋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人墨客的向往和思索。詩中的西齋被詩人描繪成一個幽靜、神秘的地方,使他產生了對古代諸侯居住的聯想。詩句"每覺西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諸侯"表達了詩人對西齋的贊美和對古代文化的向往之情。
詩的下半部分則描繪了詩人在西齋中的生活情景。他用"一尊風月身無事"來形容自己無所事事,暗示他在這個寧靜的環境中可以盡情享受自然的美好。然而,詩人并不忘記他身外的世界,他意識到千里之外的農田依然有四季的循環,有農夫辛勤的耕作和收獲。
接下來的幾句是詩人對自然的感知和對自我凈化的追求。他提到"云水醒心鳴好鳥"和"玉沙清耳漱寒流",表達了他借助自然景物來喚醒內心、凈化心靈的愿望。最后,詩人以"沉煙細細臨黃卷,疑在香爐最上頭"結束全詩,暗示他在靜默的書齋中,仿佛能聞到古人的香氣,體味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整首詩通過對西齋景致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思索和對古代文化的向往。詩中融入了對自然的感悟和對內心凈化的追求,以及對古人智慧的懷念,給人以寧靜、深遠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