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寺 / 作者:曾鞏 |
塵外岧巉鷲嶺宮,架虛排險出青紅。
林光巧轉滄波上,海色遙涵白日東。
夜靜神龍聽呪食,秋深蒼鶻起搏風。
連荊控蜀長江水,盡在回廊顧盼中。
|
|
金山寺解釋: 《金山寺》是宋代文人曾鞏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塵外岧巉鷲嶺宮,
架虛排險出青紅。
林光巧轉滄波上,
海色遙涵白日東。
夜靜神龍聽呪食,
秋深蒼鶻起搏風。
連荊控蜀長江水,
盡在回廊顧盼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名為金山寺的寺廟景色。寺廟位于岧巉鷲嶺之外,遠離塵囂,高聳入云。寺廟建筑巧妙地排列在險峻的山峰之間,形成了青紅相間的美麗景觀。陽光透過林木的間隙照射下來,使得波光粼粼的河水呈現出滄桑之色,海天一色蔚藍遙遠,容納了東方的白日。夜晚安靜時,神龍聽到寺廟中念經的聲音,宛如食物般滋養著它的靈魂。深秋時節,蒼鶻在寺廟上空振翅高飛,與狂風搏斗。連綿的山巒控制著長江水流,而這一切盡在回廊中遠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金山寺的自然景觀和宏偉建筑,表達了曾鞏對山水之美、佛教寺廟的敬仰之情。詩人以雄奇的山脈、蔚藍的海天、靈動的林光等形象描繪了寺廟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宏偉。夜晚的神龍聽到念經之聲,凸顯了佛教寺廟的莊嚴和神秘。而蒼鶻起舞、山巒控水的描寫,更加突出了寺廟的獨特地理位置和氣勢恢弘的建筑。整首詩詞以山水、寺廟為主題,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宗教信仰的熱愛,同時也傳達了對人生境界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該詩詞以其優美的描寫、獨特的意象和深遠的意義,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情感。它不僅是一首表達對自然美和宗教信仰的詩作,也是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深沉思考,以及對佛教寺廟和宇宙秩序的敬仰之情,從而引發自己對于人生意義和宇宙奧妙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