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宗皇帝詞二首 / 作者:曾鞏 |
已應南陽氣,猶遲代邸來。
范鎔歸獨化,綱理付群付。
禹會方無外,虞巡遂不回。
空驚柏城仗,很小鼓送余哀。
|
|
英宗皇帝詞二首解釋: 《英宗皇帝詞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已應南陽氣,猶遲代邸來。
范鎔歸獨化,綱理付群付。
禹會方無外,虞巡遂不回。
空驚柏城仗,很小鼓送余哀。
詩意:
這首詩詞以英宗皇帝(趙曙)的視角,表達了他對國家興衰、朝代更迭的思考和感嘆。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和隱喻,通過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繪,抒發了皇帝對時代的追問和對自身命運的反思。
賞析:
首句"已應南陽氣,猶遲代邸來",表達了皇帝對南陽的呼應,意味著他已經感受到時代變遷的氣息,但他的到來仍然稍顯遲緩。南陽是漢代著名的地方,這里代表了興盛繁榮的時代。
接下來的兩句"范鎔歸獨化,綱理付群付",描述了范鎔的歸隱和獨特的境遇,暗示著正直之士的孤獨與無奈。"綱理"指的是國家的法度和治理原則,"付群付"則暗示著這些責任和使命被交付給了更多的人。
下一句"禹會方無外,虞巡遂不回",以禹和虞為典故,表達了對古代傳說中君主賢德和治國能力的懷念。禹和虞都是傳說中的圣君,禹治水有功,虞舜巡游四方,但現在的皇帝無法達到他們的境界。
最后兩句"空驚柏城仗,很小鼓送余哀",描繪了柏城仗(一種軍事行列)的孤寂和凄涼,象征著朝代的衰敗和皇帝的孤獨。"很小鼓"則是對壯士之死的哀悼之聲。
整首詩以皇帝的視角,通過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隱喻,抒發了對時代興衰和自身命運的思考和感嘆。曾鞏運用了象征和隱喻手法,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古代賢君的向往和對朝代衰落的憂慮,展示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