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山 / 作者:曾鞏 |
一峰孤起勢崔嵬,秀色挼藍入酒杯。
靈藥已從清露得,平湖長泛宿云回。
翰林明月舟中過,司馬虛亭竹外開。
我亦退公思蠟屐,會看歸路送人來。
|
|
鵲山解釋: 《鵲山》是宋代文人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座山峰獨自挺立,氣勢雄偉峻峭,宛如巍峨屹立的崔嵬山。山色如玉,青翠欲滴,仿佛藍色的山巒融入了酒杯之中。靈藥已經從清晨的露水中得到滋養,平靜的湖泊泛起了宿霞的云彩。在明亮的月光下,文人乘坐明月舟穿過湖泊,來到司馬虛亭外的竹林。我也像退隱的公子一樣,穿著蠟屐,思考著歸程,看著送別的人離去。
詩意:
這首詩詞以山水意境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自身境遇的思考。描繪了鵲山的高聳壯麗和湖泊的寧靜美麗,以及清晨的露水和夜晚的月光,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相結合。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自己對退隱生活的向往和對歸途的思考。
賞析:
《鵲山》以山峰與湖泊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嘆之情。一座孤立的山峰崔嵬挺立,氣勢雄偉,給人以壯麗之感;山色青翠欲滴,如藍色的山巒融入了酒杯之中,給人以清新之感。詩中提到的靈藥從清露中得到滋養,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而平湖上泛起的宿云則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中還提到了明月舟和司馬虛亭,明月舟是一種船只,文人乘坐明月舟穿越湖泊,進入司馬虛亭外的竹林,這些景物都營造了一種離人世繁囂的寧靜境地。最后,詩人以自己退隱的心境為結尾,穿著蠟屐,思考著歸程,看著送別的人離去,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山水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傳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對離人世繁囂的向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歸途和離別的思考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寧靜、淡泊的感覺,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山水的獨特感悟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