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人 / 作者:曾鞏 |
金節橫光馬珂鬧,瑞鶻宮袍腰玉繞。
煙沙轤轆高軒過,路上千人瞻羽纛。
瑤魁精彩浮蒼龍,江城四面生春風。
城中壞屋書簽碧,有客苦吟連旦夕。
麻衣塵暗抱書泣,歲暮黃梁不供食。
白日曈曨望龍坂,坐上一言寒可暖。
西入天關灑霖雨,須惜窮鱗在泥土。
|
|
上人解釋: 《上人》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節橫光馬珂鬧,
瑞鶻宮袍腰玉繞。
煙沙轤轆高軒過,
路上千人瞻羽纛。
金節:指皇家的儀仗器具,這里用來形容盛大的場面。
馬珂:古代用來束馬鬃的飾物。
瑞鶻:指珍貴的鹿。
宮袍:指官員的服飾。
腰玉:指佩戴在腰間的玉飾。
煙沙:形容道路上塵土飛揚。
轤轆:車輪的聲音。
高軒:高大的車廂。
瞻羽纛:指人們向皇帝敬仰,展示羽扇的儀仗。
這四句描繪了一幅盛大的官員巡游的場景,金節閃爍,馬珂騷動,瑞鶻佩戴著官袍和腰玉,車輪聲和塵土彌漫,千人仰望著皇帝的羽扇。
瑤魁精彩浮蒼龍,
江城四面生春風。
城中壞屋書簽碧,
有客苦吟連旦夕。
瑤魁:指美玉。
精彩:美麗。
蒼龍:指江河。
江城: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四面生春風:形容春天的氣息在城中彌漫。
壞屋:指殘破的房屋。
書簽碧:指書籍。
這四句描述了江城春風吹拂下的景象,美麗的玉器浮現出蒼龍的形象,城中的殘破房屋上書籍翠綠欲滴。其中有一位客人輾轉苦思,苦苦吟詠,度過了一個個日夜。
麻衣塵暗抱書泣,
歲暮黃梁不供食。
白日曈曨望龍坂,
坐上一言寒可暖。
麻衣:指粗布衣服。
塵暗:塵土使衣服變暗。
黃梁:古代秋天的象征,指歲末。
不供食:指沒有糧食可供。
白日曈曨:白天漸漸昏暗。
望龍坂:指期待龍坂(地名)的到來。
坐上:指坐在車上。
這四句描繪了一位身穿麻衣、塵土弄臟的人,抱著書籍默默流淚。歲末來臨,他無糧可食。白天漸暗,他期待著龍坂的到來,希望能聽到一句溫暖的話語。
西入天關灑霖雨,
須惜窮鱗在泥土。
西入天關:指西方的云雨進入天門山(地名)。
灑霖雨:指雨水灑落。
須惜:必須珍惜。
窮鱗:指貧困的人。
泥土:指貧寒的境遇。
這兩句表達了西方的雨水灑落在天門山上,呼應了前文的昏暗景象。詩人呼吁人們珍惜貧困人的存在,不要忽視他們身處困境的現實。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官員巡游的盛大場面,以及江城春風的美景。同時,通過描寫一位苦苦吟詠的客人和一位貧困者的困境,詩人傳達了關注社會底層人民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繪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曾鞏對社會現實的觸動和關切。
這首詩詞的賞析之處在于其對現實生活的切入和思考,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困境和詩人的關懷之情。同時,詩詞中的景象與情感相互映襯,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思考社會問題,體察人間百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