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溪 / 作者:曾鞏 |
野草山花夾亂流,橋邊旌旆影悠悠。
即應要地無人見,可忍開時不出游。
|
|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溪解釋: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溪》是宋代文學家曾鞏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草山花夾亂流,
橋邊旌旆影悠悠。
即應要地無人見,
可忍開時不出游。
中文譯文:
荒野的草木和山間的花朵夾雜在曲折的溪流中,
橋邊飄揚的旌旗影影綽綽。
這樣美景本應該有人來欣賞,
但我愿意忍耐等待,不去外出游覽。
詩意和賞析: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溪》以瑯琊溪為背景,通過描繪溪流旁的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情感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溪流兩旁的草木和花朵,荒野中的野草和山間的花朵隨著溪水交織在一起,展現出自然界的生機和美麗。
第三、四句寫到橋邊飄揚的旌旗,旗幟的影子在風中搖曳,給人一種悠遠的感覺。這里旌旗可以象征著人們的活動和生命的脈搏,而影悠悠的描寫則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即應要地無人見,可忍開時不出游"表達了詩人對這美景的珍藏和等待。詩人認為這樣的美景本應該有人來欣賞,但他卻選擇了忍耐和等待,不急于外出游覽。這里的"要地"可以理解為名勝之地,詩人認為這樣的美景應該有人來觀賞,但他卻寧愿等待開放的時機,不急于行動。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珍藏和等待的態度。詩人選擇守望和靜觀,而不是急于行動,體現了他內心深處的安寧和淡泊。這首詩的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平和和寧靜的感受,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風范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