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石屏路 / 作者:曾鞏 |
石屏不見刀斧痕,石下初誰得行徑。
千騎來時停管弦,月明更覺山中靜。
|
|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石屏路解釋: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石屏路》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屏不見刀斧痕,
石下初誰得行徑。
千騎來時停管弦,
月明更覺山中靜。
中文譯文:
石屏上看不到刀斧的痕跡,
石下的小徑初次被誰發現。
千騎馬隊到來時停下了管弦,
月亮明亮時更感覺山中的靜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石屏路的景象和氛圍。石屏路上的石頭沒有明顯的刀斧痕跡,顯示出它的原始自然之美。而石下的小徑似乎是剛剛被人發現和踏上的,給人一種初次探索的感覺。當千騎馬隊到來時,他們停下了奏樂的管弦,使得整個山谷更加靜謐。月光明亮,使得這種靜謐更加明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石屏路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的原始美和寧靜的氛圍。石屏上沒有明顯的痕跡,顯示了大自然的無為而自然的特點。石下的小徑初次被發現,給人以神秘和探索的感覺。千騎馬隊的到來打破了原本的寧靜,但他們停下了管弦,使得山谷重新回歸寧靜。整首詩以月明為結尾,通過描繪明亮的月光,強調了山中的寧靜和靜謐之美。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石屏路的景象,展示了曾鞏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通過比較寧靜的山中景象和千騎馬隊的到來,也體現了對和平與寧靜的向往。整首詩以物景為主,通過凝練的語言和形象的對比,傳遞出一種清新、寧靜和美好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