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四日韓持國直廬同觀山海經 / 作者:曾鞏 |
高閣在清禁,長軒憑廣虛。
御幄閟圖象,依然臨幸余。
翠甓布天路,黃簾分直廬。
一雨清景早,稍涼秋興初。
解帶就君坐,臨床闚素書。
山海所錯出,飛潛類紛如。
此語果虛實,遺編空卷舒。
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蟲魚。
君材合遠用,就此固已疏。
如我乃斯幸,地閑容誤居。
竹影散良席,花香浮廣裾。
俯仰自足適,歸時更當徐。
|
|
七月十四日韓持國直廬同觀山海經解釋: 《七月十四日韓持國直廬同觀山海經》是宋代詩人曾鞏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樓坐在清禁中,長廊依靠廣闊的虛空。
帝皇的御幕中展示圖像,依然俯瞰著我。
翠瓦鋪就的天路,黃色簾子分隔的直廬。
一場清雨早早地帶來了美景,微涼中秋的情緒剛剛開始。
解開衣帶坐在你身旁,臨床上靠著素書。
山海經中的錯亂出現,飛鳥潛魚猶如紛紛涌動。
這些言語是否真實虛幻,留下的編纂只是空卷展開。
自嘲自笑正是豕亥年,更加微小地注釋著昆蟲和魚類。
你的才華適合廣泛應用,就此已然疏離。
像我這樣的幸運之人,因地閑散而誤居。
竹影散落在美好的席子上,花香浮動在寬廣的袍裾中。
俯仰之間自得其樂,回家時更應該從容緩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宮廷中的景象,詩人坐在高樓上,從清禁中俯瞰著周圍的一切。他看到帝皇的御幕上展示著各種圖像,心中仍然懷有對皇權的景仰。詩人在這個環境中感受到了秋天的初涼和清新的景色,他與一位友人解開衣帶坐在一起,共同閱讀素書。
詩人在描繪自然景觀時引用了《山海經》,描述了山海之間的錯亂和各種生物的繁盛。他對這些描述的真實性產生了疑問,認為其中可能有虛實不一之處,留下的編纂只是空泛的文字。詩人以自嘲的態度提到自己生于豕亥年(屬豬),并微小地加上了一些注釋,表現出對自身的謙虛態度。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贊賞,認為他的才華適合廣泛應用,已經自成一派。而自己則感到幸運,因為自身的閑散和遲緩而誤居于此。在友人的陪伴下,他感受到了寧靜與滿足,也呼應了詩的開頭,高樓在清禁中的安靜和寬敞的虛空。
這首詩詞以宮廷景象為背景,既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麗,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贊美和對自身的反思。通過對自然和人事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處境的感嘆和對友人的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