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山亭 / 作者:曾鞏 |
大亭孤起壓城顛,屋角峨峨插紫煙。
濼水飛綃來野岸,鵲山浮黛入晴天。
少陵騷雅今誰和,東海風流世謾傳。
太守自吟還自笑,歸來乘月尚留連。
|
|
鵲山亭解釋: 《鵲山亭》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亭孤起壓城顛,
屋角峨峨插紫煙。
濼水飛綃來野岸,
鵲山浮黛入晴天。
少陵騷雅今誰和,
東海風流世謾傳。
太守自吟還自笑,
歸來乘月尚留連。
詩意:
這首詩以鵲山亭為背景,描繪了景色的壯麗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用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大亭高聳如山,似乎要壓倒城池,而屋角處的云霧則顯得峨峨高聳,仿佛插在紫色的煙霧中。濼水從遠處如細絲一般飛舞而來,融入野岸的景色之中,而鵲山則在晴朗的天空中浮現出青翠的色彩。詩人感慨少陵詩人的高雅才情今已無人能及,東海的風流事跡也不再被世人傳頌。太守(指官員)自娛自樂地吟詩并自笑,歸來時還沉醉在月光下,樂此不疲。
賞析:
《鵲山亭》以曾鞏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達了對過去文人雅士的敬仰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精細而生動,通過形容大亭和屋角的壯麗景象,以及濼水和鵲山的自然美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獨到觀察和感受。同時,詩人以少陵和東海為對比,表達了對舊時文人才情和東海風流事跡逐漸被遺忘的遺憾之情。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以太守的自娛自樂為寫景點睛之筆,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詩人自身境遇的調侃。太守吟詩自娛自樂,歸來時仍然陶醉于月光下,顯示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和美好時光的熱愛和追求不舍。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優美的詞句描繪了自然景色,抒發了對逝去時光和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