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韓玉汝使兩浙 / 作者:曾鞏 |
使傳東馳下九天,此邦曾屈試鳴弦。
仁聲又向新年入,惠澤猶為故老傳。
翠巘煙云生席上,滄溟風雨到樽前。
經營智力量多余,賞燕誰酬白雪篇。
|
|
送韓玉汝使兩浙解釋: 《送韓玉汝使兩浙》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使傳東馳下九天,
此邦曾屈試鳴弦。
仁聲又向新年入,
惠澤猶為故老傳。
翠巘煙云生席上,
滄溟風雨到樽前。
經營智力量多余,
賞燕誰酬白雪篇。
詩意:
這首詩是曾鞏送別韓玉汝去兩浙的作品。詩人以韓玉汝作為使者,代表著宋朝的文化與智慧,向兩浙地區傳遞文化與仁愛的聲音。詩人表達了對韓玉汝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借此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友人的期待。詩中融入了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形象地表達了情感與思緒。
賞析:
這首詩以曾鞏獨特的文學才華,通過對韓玉汝使者身份的贊譽,展示了宋代文化的繁榮與智慧的傳播。詩的開頭兩句“使傳東馳下九天,此邦曾屈試鳴弦”,表達了使者傳遞文化的快捷和力量,同時也回顧了宋朝文化的光輝歷史。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韓玉汝的贊賞和對他所承載的文化使命的祝福:“仁聲又向新年入,惠澤猶為故老傳”。這里,仁愛與智慧的聲音被傳遞到了新的一年,惠澤仍然傳承給后代。這是對韓玉汝的嘉許,也是對宋代文化的回顧。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山水意象的描繪,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詩中的“翠巘煙云生席上,滄溟風雨到樽前”,展示了大自然的壯美景色,使人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宏偉和壯麗。最后兩句“經營智力量多余,賞燕誰酬白雪篇”,表達了詩人對韓玉汝辛勤工作的贊美,以及對于他所創作的文化作品的贊賞。詩人認為智慧和才華是世間最寶貴的財富,而對于這樣的才華,應該給予應有的回報。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韓玉汝使者身份及其所傳遞的文化的贊揚與祝福,同時也展現了對故鄉和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山水意象的描繪,詩人創造了一幅壯美的畫面,將情感與自然景色相融合。同時,詩中對智慧和才華的贊美,呼應了宋代文化的繁榮與智慧的傳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