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齒坐呈山南諸隱 / 作者:孟浩然 |
習公有遺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見識,山僧賞自知。
以余為好事,攜手一來窺。
竹露閑夜滴,松風清晝吹。
從來抱微尚,況復感前規(guī)。
于此無奇策,蒼生奚以為。
|
|
齒坐呈山南諸隱解釋:
齒坐呈山南諸隱
習公有遺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見識,山僧賞自知。
以余為好事,攜手一來窺。
竹露閑夜滴,松風清晝吹。
從來抱微尚,況復感前規(guī)。
于此無奇策,蒼生奚以為。
中文譯文:
山南有一位名叫習公的隱士,他的住所在高聳于白云之上的山峰上。
那些野樵和山中的僧人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色,只有山中的隱士自己知道欣賞。
我對這種景色非常感興趣,攜手與隱士一起來窺探。
竹子上的露水在安靜的夜晚滴落,松樹上的風在清晨的時候吹拂。
在這里,一直保持著低調(diào)又謙遜,更加體會到了前人的規(guī)范。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計劃和謀略,那對于蒼生又有什么意義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士的居住地,山南的一座高山,習公作為隱士住在山頂上與白云相伴。詩中所描述的景色與生活讓樵夫和僧人們感到陌生,只有那些與山相伴的隱士才能真正欣賞到這種美景。
詩人對隱士的生活抱有濃厚的興趣,與隱士一起來窺探這個特殊的天地。竹子上的露水在夜晚滴下,松樹上的清風在白天吹拂,給人一種寧靜和清新的感覺。
詩人強調(diào)了隱士生活的低調(diào)和謙遜。這種生活方式使人更加體會到前人的規(guī)范和價值觀,也讓人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繁瑣和功利產(chǎn)生了懷疑。詩中提出了一個問題,這種低調(diào)和謙遜的生活方式對于普通人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隱士的生活和詩人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隱士的生活,詩人表達了對優(yōu)雅、寧靜和與眾不同的追求,也對世俗紛擾的無奈和懷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