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彭澤 / 作者:曾鞏 |
淵明昔抱道,為貧仕茲邑。
幡然復謝去,肯受一官縶。
予觀長者憂,慷慨在遺集。
豈同孤蒙人,剪剪慕原隰。
遭時乃肥遯,茲理固可執。
獨有田廬歸,嗟我未能及。
|
|
過彭澤解釋: 《過彭澤》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淵明曾懷抱道德,為貧窮而仕宦于彭澤。突然決定辭官,不愿接受任何官職束縛。我看到了那位長者的憂慮,他的慷慨表現在他留下的著作中。他與孤獨和困苦的人并不相同,他渴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理想。遭遇時勢的壓迫才讓他愿意隱居,因為這個道理是可以堅守的。只有田園般的住所歸于我,唉,我無法達到他的境界。
詩意:
《過彭澤》表達了作者曾鞏對于官場生活和功名利祿的抗拒態度。詩中的淵明是曾鞏的自稱,他曾經在彭澤擔任官職,但意識到官職不能給他內心的滿足,于是選擇辭去官職,選擇隱居田園。詩中的長者代表著那些理想主義者,他們憂慮時世的迷亂,慷慨地留下了自己的著作,希望后人能夠追隨他們的理念。詩中通過對比自己與長者的境遇,表達了對于高尚品德和理想的向往,同時也顯露出對于自身才能和境界的不滿和遺憾。
賞析:
《過彭澤》揭示了曾鞏內心深處對于功名利祿的厭棄和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讀者,官場生活雖然能夠帶來物質上的富裕,卻無法滿足精神上的追求。他選擇辭官隱居,體現了他對于道德的追求和對于內心自由的渴望。他對那位長者的贊賞也表現了他對于理想主義者的敬仰,認為他們的思想和品德是值得追隨的。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清新脫俗的田園情懷,對于功名利祿的冷漠態度與對于理想的追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了曾鞏獨立思考、追求精神自由的個性特點。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境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