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山貽湛法師 / 作者:孟浩然 |
幼聞無生理,常欲觀此身。
心跡罕兼遂,崎嶇多在塵。
晚途歸舊壑,偶與支公鄰。
導以微妙法,結為清凈因。
煩惱業頓舍,山林情轉殷。
朝來問疑義,夕話得清真。
墨妙稱古絕,詞華驚世人。
禪房閉虛靜,花藥連冬春。
平石藉琴硯,落泉灑衣巾。
欲知冥滅意,朝夕海鷗馴。
|
|
還山貽湛法師解釋:
《還山貽湛法師》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詩人表達了自己渴望返山修行、追求內心凈化的心愿,并將自己的學問與修行心得,以及對佛法的向往與追求,以與法師湛相互交流與獻禮。
中文譯文:
幼時就聽聞人沒有永生的身體,常常想要觀察自我的存在。
但心跡的實現很少,往往糾纏于塵世的種種崎嶇曲折。
歸途時,重回早年的深山壑,偶然與湛法師為鄰而有幸。
他以微妙的佛法指導我,使我結下了追逐清凈的種子。
煩惱業已頓然舍棄,對山林的感情轉為深濃。
在朝陽中來問疑難的佛法問題,在夜晚中交談清真的佛理。
他的文墨之妙已稱作古代所罕見,詞華之美驚艷世人。
禪房內隱匿著虛靜的氛圍,花藥連年生長在冬日與春天之中。
平石上擺放著琴和硯,泉水灑在衣巾上,凈化心靈。
想要了解冥滅的深意,只需在朝夕中與海鷗親切相伴。
詩意和賞析:
孟浩然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返山修行和清凈心靈的向往,他希望通過與湛法師的交流,了解佛法的奧妙,并在深山中擺脫塵世的煩惱,達到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凈化。他形容了法師的學問和修行心得,以及禪房中的虛靜與美景,表達了他對佛法的景慕和對真理的追求。全詩以自然的描寫手法,表達了孟浩然個人修行的愿望和渴望。整篇詩意深遠,從塵世轉向山林的情感流露,使人感受到修行者內心的寧靜與平淡,表達了修身養性、超脫塵世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