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春十三首 / 作者:張耒 |
高臺面南山,獨立望空闊。
東風悠然來,吹我鬢中發。
獨游動遠思,覽物念所悅。
伊人在千里,山水不可越。
玉音坐契闊,容華有消歇。
悲哉音莫致,雜佩空自結。
群飛云間鴻,北羽儼成列。
愛日崇令德,嘉好當無絕。
|
|
感春十三首解釋: 《感春十三首》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高臺面南山,獨立望空闊。
Standingonthehighterracefacingthesouthernmountains,
Istandaloneandgazeintothevastemptiness.
東風悠然來,吹我鬢中發。
Thegentleeastwindarrivesandblowsthroughmygrayingtemples.
獨游動遠思,覽物念所悅。
Iwanderalone,mythoughtswanderingafar,admiringthesceneryandcherishingwhatdelightsme.
伊人在千里,山水不可越。
Mybelovedisathousandmilesaway,andthemountainsandriverscannotbecrossed.
玉音坐契闊,容華有消歇。
Thesoundofhervoiceisdistant,herbeautyfadesaway.
悲哉音莫致,雜佩空自結。
Alas,thesorrowfulsoundcannotreachher,andmyornamentsareleftjinglingempty.
群飛云間鴻,北羽儼成列。
Flocksofgeeseflyamongtheclouds,theirnorthernfeathersarrangedinorderlyformation.
愛日崇令德,嘉好當無絕。
Theloveforvirtueisrevereddaybyday,andthegoodthingswillnevercease.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季景色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慨和思索。詩人站在高臺上,遠眺南山,感嘆自然的廣闊與壯美。東風吹拂著他的鬢發,帶來春天的氣息,也喚起了他對遠方戀人的思念之情。詩人獨自漫游,心思飄蕩,觀賞著周圍的景物,憶起令他愉悅的事物。然而,他所愛的人卻在千里之外,無法跨越山水相見。她的聲音漸行漸遠,容貌也逐漸消逝。詩人感到悲傷,感嘆自己的聲音無法傳達給她,只能枯燥地環繞在自己的周圍。與此同時,天空中的候鳥群飛也引發了詩人對季節的思考,他稱頌了崇尚美德的品質,并希望好事能夠永遠延續下去。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遠方戀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對比,以及對音樂與飾品的隱喻,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示了宋代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