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懷十首 / 作者:張耒 |
吏散門寂寂,蟲鳴夜沉沉。
素壁上明月,涼風搖樹陰。
悲歌忽不愜,感嘆涕盈衿。
寫此牢落懷,默坐彈鳴琴。
俗耳不好古,古人已非今。
悲哉曠四海,孑孑無知音。
|
|
秋懷十首解釋: 《秋懷十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吏散門寂寂,蟲鳴夜沉沉。
官員散去,門戶寂靜無聲,夜晚里蟲鳴聲沉沉。
素壁上明月,涼風搖樹陰。
素色的墻壁上掛著明亮的月亮,涼風吹動著樹蔭。
悲歌忽不愜,感嘆涕盈衿。
悲傷的歌聲突然不再愉快,感嘆之情使淚水充滿衣襟。
寫此牢落懷,默坐彈鳴琴。
寫下這些牢固的思念,默默地坐著彈奏琴聲。
俗耳不好古,古人已非今。
世俗之人不喜歡古代的音樂,古人已經不再存在于今天。
悲哉曠四海,孑孑無知音。
悲哉,廣闊的四海中,孤零零地沒有知音。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秋天的思緒和情感。詩中描繪了官員散去后的寂靜夜晚,月亮的明亮和涼風的吹拂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作者的悲歌突然變得不愉快,他感嘆自己的悲傷之情,淚水充滿了衣襟。他寫下這些牢固的思念,默默地坐著彈奏琴聲。然而,世俗之人不欣賞古代的音樂,古人已經不再存在于今天,這使得作者感到悲哀。他感嘆廣闊的四海中沒有知音,孤獨無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現了一種凄涼和孤獨的氛圍。作者的悲傷和無奈在詩中得到了表達,同時也反映了古代音樂在當時的境況。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