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 / 作者:張耒 |
西風淅淅滿征衣,天畔危亭面翠微。
云解映山常漠漠,葉知辭樹亦依依。
苦饑黃鵠猶謀食,無事輕鷗得遠飛。
落日秋風滿江漢,杖藜三嘆未能歸。
|
|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解釋: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風淅淅滿征衣,
天畔危亭面翠微。
云解映山常漠漠,
葉知辭樹亦依依。
苦饑黃鵠猶謀食,
無事輕鷗得遠飛。
落日秋風滿江漢,
杖藜三嘆未能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景色。詩人身著征衣,西風吹拂著衣袍,天邊有一座危亭,面前是一片翠綠的微風拂動的景色。云彩散開,山巒顯得模糊不清,樹葉知道秋天即將離去,也顯得依依不舍。即使是黃鵠在饑餓之中仍在尋找食物,而無事的輕鷗卻可以自由地飛翔遠去。夕陽西下,秋風吹拂著江漢,作者手扶著杖藜,發出三聲嘆息,表示自己未能回到家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鄉之情。西風吹拂著征衣,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而危亭和翠微的景色則增添了一絲寧靜和美感。云散山映的描繪使人感受到山水之間的虛幻和遙遠,而樹葉離別的情感則與人的離愁別緒相呼應。詩中的黃鵠和輕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黃鵠為了生存而努力,而輕鷗卻可以自由地飛翔,這種對比凸顯了作者內心的無奈和渴望自由的情感。最后,詩人的三聲嘆息表達了他未能回到家鄉的遺憾和思念之情,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和凄涼的色彩。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向往,給人一種深沉而動人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