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 / 作者:張耒 |
夜泛孤舟清洛津,宓妃輕步若為親。
清涵星漢光垂地,冷覺魚龍氣近人。
鏡里悲秋雙鬢發,馬邊隨客兩京塵。
愁心欲比東流水,滾滾無窮日日新。
|
|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解釋: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我獨自乘舟在清洛津上漂泊,宓妃輕盈地步行,仿佛親臨其境。清澈的河水中倒映著星漢的光芒,仿佛星光垂落到了地面上,使人感到清冷。我感覺到魚龍的氣息近在咫尺,仿佛它們就在人的身邊。鏡子里映照出我悲傷秋天的雙鬢發,而我則隨著客人一同驅馳在馬邊,穿越兩京的塵埃。愁苦的心情欲與東流的水相比,滾滾向前,日復一日,不斷更新。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孤舟漂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詩中的宓妃象征著美好的幻想和遙遠的夢境,與詩人的現實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星漢的光芒和魚龍的氣息則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想象力。詩人通過鏡子中的映像,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生活中無盡憂愁的體驗。最后,詩人以東流的水作比喻,表達了他內心中不斷滾動的憂傷情緒,以及時間的不斷流逝。
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和抒情的筆調,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緒與外部世界相融合,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傷。整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精細的描寫,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追求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