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岐亭宿故鎮三首 / 作者:張耒 |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發。
潤沖石上云,冷踏松間月。
艱難付一笑,歲月驚屢閱。
偃亞道傍松,茯苓應可掘。
|
|
發岐亭宿故鎮三首解釋: 《發岐亭宿故鎮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發。
潤沖石上云,冷踏松間月。
艱難付一笑,歲月驚屢閱。
偃亞道傍松,茯苓應可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征人在岐亭宿營的情景。征人因為戰亂而不敢安居,只能在岐亭等待天明出發。他在寒冷的夜晚,踏著松林間的月光,感受著石頭上的云霧。盡管歲月的艱難使他多次驚嘆,但他仍然能夠付出微笑。他靜靜地躺在道旁的松樹下,或許可以挖掘到茯苓這種藥材。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征人在戰亂中的困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富有意境,通過描繪夜晚的冷和寂靜,以及松樹和石頭上的云霧,增強了詩詞的冷峻和孤寂感。作者通過描述征人的微笑,表達了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夠保持樂觀和堅強的態度。最后一句詩中的茯苓,象征著希望和治愈,暗示著征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困境的克服。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征人在戰亂中的困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同時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