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三首 / 作者:張耒 |
紅點薔薇架,綠深桃李蹊。
語鶯知果熟,忙燕聚新泥。
節物有常態,羈游無定棲。
寧須說鵬鷃,物理固應齊。
|
|
暮春三首解釋: 《暮春三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點薔薇架,
綠深桃李蹊。
語鶯知果熟,
忙燕聚新泥。
節物有常態,
羈游無定棲。
寧須說鵬鷃,
物理固應齊。
中文譯文:
紅色的薔薇爬滿了架子,
綠色的桃樹和李樹在小徑上茂盛。
鳥語中的黃鸝知道果實已經成熟,
忙碌的燕子聚集新的泥土。
自然界的節令有著固定的規律,
而我這個流浪者卻沒有固定的棲息地。
寧愿說起鵬鳥和鷓鴣,
物理學的規律也應該是一致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象,以及自然界和人類的對比。詩中通過描寫紅色的薔薇爬滿架子、綠色的桃樹和李樹茂盛的小徑,展現了春天的繁榮和生機。黃鸝的鳥語表明果實已經成熟,而燕子忙碌地筑巢,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活動和變化。
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自己的感慨。他指出自然界的節令有著固定的規律,而自己卻是一個沒有固定棲息地的流浪者,沒有穩定的生活。通過提到鵬鳥和鷓鴣,詩人暗示了自己的羈絆和無奈。最后一句"物理固應齊"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應該遵循一致規律的期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這種對比和矛盾的情感使得這首詩詞更加豐富和深刻。 |
|